作家部落 张戬炜

    28、打瞌铳

     

    祥林嫂说,我真傻,一直以为春天没有狼。我说,我真傻,我一直以为吴语中的“打瞌睡”,应该是“打瞌冲”。

    我的理解,所谓“打瞌睡”,特指人坐在那里,倦极,然后睡着,然后头向前一冲,然后醒来,再然后,重复这一过程。睡了,头向前一冲,不是“打瞌冲”,还会是“打瞌退”?所以,书面上写成“打瞌冲”,那是秃子头上找虱子——一眼就可以确定的。

    再说一点支持这个写法的俗语——常州话有“倒霉瞌冲”一说,“冲”,读去声。常州方言里的意思,是走路不稳、摔跤。前述的意思是,人一旦倒起霉来,眼睛就看不清,走路跌跟斗。还有一说,叫“瞌冲绊跌”,意思也是眼睛看不清,走路跌跟斗。有人说,形容跌跟斗不用“瞌”,应该是“磕”。呵呵,抽空去查一查《康熙字典》。自古“磕”与“瞌”就可以通用。

    鲁迅写过一篇文章,题目叫《人生识字糊涂始》。鲁师真神人也。读书一多,人就犯糊涂。就说“瞌冲”。我认为毫无疑义的事,一读书,问题就来了。

    有一本古书叫《花幔楼批评写图小说生绡剪》,里面有这样一段:“想他这干贤者,肚里如水晶塔子一般玲珑剔透,不被尘情搅动,所以白日青天之下不打渴铳,小可的及他不得。”文后有注曰:“渴铳,打瞌睡。”

    我想,这古人也太“不把村长当干部”了,怎么把“瞌冲”写成“渴铳”?尤其是“冲”,好端端一个动词,写成“铳”,直把人头当鸟枪了。

    又读到一本古书《缀白裘》,是元明清三代戏曲传奇集。里面一本《一文钱》,有句词说:“个个我也没奈何,做子一日生活,到夜头就要打磕铳。”

    来了,用“磕”字了。看字面,这是吴地的文本,“磕”、“瞌”相通,罢了。可怎么也用“铳”、不用“冲”啊?

    于是开始留心这个事。一留心,事情复杂了,越来越多的证据,对我方不利——

    《儒林外史》,安徽才子吴敬梓著,中国著名讽刺小说。第十六回《大柳庄孝子事亲·乐清县贤宰爱士》中说“他哥睡的梦梦铳铳,扒了出来,只顾得他一副上集的担子。”有注云:“铳铳,瞌铳也”。

    《海上花列传》,清末著名吴语小说、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,名头很大。此书第二十二回《借洋钱赎身初定议·买物事赌嘴早伤和》中有“不料子富竟不在房,只有黄珠凤垂头伏桌打瞌铳。”  

        《文明小史》,清末著名小说、常州才子李伯元所著。光绪癸卯(公元1903年)五月初一《绣像小说》创刊号始载,连载五十六期,轰动文坛。此书第十三回《不亢不卑难求中礼·近朱近墨洞识先机》中有“齐巧制台晚饭过后,丢掉饭碗,正在那里打磕铳。”

    我实在想不通,为什么、凭什么,这么多才子笔下,都是“铳”而不是“冲”?既然写了这个“铳”字,好歹也给个解释,不言不语就过去了,让我这后来的读书人,情何以堪?再一想,会不会是写错了?古人刻书,连个责任编辑都没有……

    刚想到这儿,一本有责任编辑、有教授徐朔方、杨笑梅校注、非常正规、毋庸置疑的出版物来到眼前—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4月第一次印刷的明代汤显祖著《牡丹亭》。此作第二十出《闹殇》中有“【前腔】不提防你后花园闲梦铳,不分明再不惺忪,睡临侵打不起头梢重。”在“梦铳”两字后面,徐、杨两教授注曰:“梦铳:梦,睡梦。铳,瞌铳。” 

    到了这个地步,乖乖缴枪投降。“瞌冲”,肯定不对!可是,为什么又一定是“铳”呢?

    查:铳,最初的意思是斧头上的孔,语出《集韵》:“铳,斧穿也。”其后衍生出两个意思:一、古代用火药发射弹丸的一种火器,如火铳、鸟铳。二、金属制的打眼器具,如铳子。

    考:打铳,有两个动作:一、打火铳。二、打铳子。一语惊醒梦中人,一个“打铳”,惊醒本先生这个“瞌冲人”。

    打火铳,弹丸出膛,后座力必定把火铳往后一推,持铳者必定要身形向后晃动。这与瞌睡时头向前一冲,十分相像。

    打铳子,手中必定要握锤子,锤子必定要一下一下地打在铳子上。打铳子时,锤子落下的动作,与瞌睡时人的头部运动,十分相像。

    所谓“打瞌铳”,就是“打铳”两字中间加一个“瞌”字,却非常形像、非常准确、非常生动地描绘了“人坐在那里,倦极,然后睡着,然后头向前一冲,然后醒来,再然后,重复这一过程”的过程。

    话说到这里,我抚书长叹。呜呼,古人遣词造句之精准,岂是我等管窥蠡测之辈所能与之项背的吗?